1、课程简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的学科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主要研究机械设计方面的一般理论,其中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机械原理方面的理论;重点讨论机械结构设计方面的有关问题。二是机械零件方面的有关理论;重点讨论机械零件设计时强度、刚度、寿命等方面的有关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能够按照机械的使用要求初步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能力和机械创新设计的能力。
(1)知识目标
①掌握连杆、凸轮、齿轮、轮系等常用机构的类型、特点、应用场合和设计方法,通过作业强化,具备机构类型的选择和设计计算的基本能力。
②掌握螺栓连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等机构和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状态,失效形式等。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尽可能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得到一定的训练,提高其综合分析和处理实践的能力。
③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表达方法,熟悉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通过基本实验操作训练,具备机构简图的测绘,掌握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异同点。
(2)能力目标
①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和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正确表达工程问题,和设计机械系统,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并能进行结构设计(表达能力)。
②能够运用工程思维分析和判断机械系统的能耗、效率等工作性能的优劣,进一步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分析能力)。
③能够运用机、电、液的相关知识,设计可行的机械系统运动和控制的能力(设计能力)。
④能对性能不完整的机构进行变异,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机构创新和改进设计,并独立撰写知识产权保护的文档(创新能力)。
(3)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学习各种机构和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案例等,使学生懂得工匠精神的内涵,培养其家国情怀、科技报国、团队协作的精神,严谨专注的态度和职业规范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课程特色
(1)以“零部件的设计”为目标导向,构建本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的每章都是以零部件的类型、特点、力学特性和最终的设计为模式进行设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职业规范、工匠精神、团队合作等良好的品质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将培养高级机械工程技术兼具家国情怀的人才作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2)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课程有些内容是对现实的抽象概括,有些则是相关内容的直接描述,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案例动画,模型、图片等多种形式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借助典型案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道路自信和对行业发展的信心。将隐性思政教育与显性的专业教育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
(3)以“机构应用”为导向,嵌入专创融合理念。
以曲柄滑块机构和圆柱齿轮啮合等为切入点,进一步延长到结晶器振动系统和齿轮泵等机构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术视野,在获得知识成就感的同时,实现价值观的塑造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3、突出成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反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实践对同学们的影响较大。学生对本门课程内容、授课效果以及授课方式的满意度较高,线下慕课资源学习的参与度达到100%。在课程思政的引导下,工匠精神、职业规范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入脑入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逐渐增强,创新思维也变的活跃,有的组队参加创新创业,有的坚定信念考研,行为和态度上提升较大。